新作《Wuthering Waves》與《原神》差在哪?
隨著開放世界動作遊戲的風潮不斷延燒,中國遊戲開發商KURO GAMES推出的全新力作《Wuthering Waves》(中文譯名:風與響)成為玩家關注的焦點。許多人在遊戲上線後,立刻將其與風靡全球的《原神》做比較。畢竟兩款遊戲在美術風格、玩法設計及世界觀上都存在不少相似之處。然而,《Wuthering Waves》是否僅是另一個「原神翻版」?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深入比較這兩款遊戲,找出它們真正的差異所在。
一、美術風格與畫面表現
首先,《原神》採用的是偏向日式動漫風格的美術設計,角色造型細緻,場景色彩鮮明,整體風格明亮夢幻。而《Wuthering Waves》則更傾向於賽博風與寫實融合的中式科幻美學,色調偏冷,世界更具末日感與厚重感。
雖然兩款遊戲都使用了高品質的3D建模與動態光影技術,但在美術理念上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取向。《原神》的畫面讓人感覺輕鬆愉悅,而《Wuthering Waves》則帶有更多壓迫感與神秘氛圍,讓人沉浸在一個充滿未知的未來世界。 交友軟體代儲
二、戰鬥系統與操作手感
戰鬥系統是兩者最顯著的差異之一。《原神》的戰鬥設計主打「元素反應」,透過切換角色,將不同元素互動產生連鎖反應,策略性十足。然而其攻擊節奏較為溫和,偏向休閒玩家。
相較之下,《Wuthering Waves》明顯朝著硬核動作遊戲靠攏,戰鬥節奏快、打擊感強,具備類似《鬼泣》與《尼爾:自動人形》的風格。玩家可透過閃避、反擊與連招系統完成高技巧操作,甚至還加入了「回音系統」可召喚敵人技能強化自身戰力,提升戰鬥多樣性與自由度。
簡言之,《原神》的戰鬥更注重策略與元素配搭,而《Wuthering Waves》則追求操作技術與即時反應的爽快感。
三、世界觀與劇情敘事
《原神》的世界觀建立在七神與七國的幻想背景中,每個國家有獨特文化與神話基礎,劇情以主角「旅行者」尋找失散兄妹為主軸,節奏緩慢但鋪陳細膩,角色劇情豐富,情感連結強。
而《Wuthering Waves》則設定在一個經歷世界災難後重建的末日未來,主角作為「漂泊者」,逐步揭開過去事件與失落文明的謎團。故事更具懸疑與哲學色彩,談論人性、命運與自由意志。雖然目前劇情內容仍在持續更新中,但整體敘事風格較為沉重,也吸引一批偏好深度劇情的玩家。 代儲
四、角色設計與養成機制
《原神》的角色設計以「抽卡制」為核心,透過祈願系統抽取角色與武器,每個角色有專屬背景故事與配音,角色人設吸引力極高,是吸粉的最大關鍵之一。
《Wuthering Waves》同樣採用抽卡制,但更強調角色之間的戰術搭配與戰鬥應用。此外,其養成系統中引入了「回音」與「武裝記憶」等強化元素,使角色培養路線更具策略性與變化空間。
角色風格上,《原神》偏向可愛、青春,而《Wuthering Waves》則更加成熟、冷峻,角色性格塑造更貼近現代科幻作品。
五、探索自由度與地圖設計
《原神》被譽為「開放世界標竿」之一,地圖廣闊且互動豐富,無縫連接、攀爬、滑翔等機制讓玩家可自由探索每個角落,並有大量解謎與收集要素。
而《Wuthering Waves》的地圖雖然目前規模略小,但其動作系統更靈活,如空中衝刺、牆面奔跑等機制,讓探索更具速度感與立體感。再加上場景建構更具縱深,使得平台跳躍與隱藏路徑的設計更為細膩。
未來若能擴展更多區域,勢必將帶來更多探索樂趣。
六、社群與營運策略
《原神》憑藉其全球化運營策略與穩定更新節奏,建立了龐大的玩家社群與創作圈。而《Wuthering Waves》作為新作,目前社群仍在成長階段,但KURO GAMES展現出對玩家回饋的高度重視,例如改善伺服器穩定性、聆聽玩家建議調整角色平衡等,展現誠意。
若能持續優化用戶體驗並穩定內容更新,其社群規模未來可期。
結語:不是取代,而是競爭與共存
總結來說,《Wuthering Waves》與《原神》在表面上雖有諸多相似點,但實際上在戰鬥系統、世界觀、美術風格與劇情架構等方面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與定位。《原神》更像是一款集結冒險、劇情、角色養成於一體的奇幻RPG,而《Wuthering Waves》則朝向硬核動作與末日哲學世界邁進。
它們不是彼此的替代品,而是各自吸引不同玩家族群的代表作品。對玩家而言,這代表了更豐富的選擇,也象徵著開放世界動作遊戲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